9月25日,为期三天的首届 CCF 中国计算艺术大会(CCAC 2025)闭幕式在山东省科技馆科技会堂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杨西国出席并讲话,CCF中国计算艺术大会“计算艺术展”展览委员会主席魏冰、白小墨,学校教务处、科研处、音乐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与会专家学者及师生200余人参加闭幕式。

9月24日的主旨报告会上,报告嘉宾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教授做了题为《音乐计算智能量化与认知研究进展》的报告,讲述了音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最新进展。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肖向荣教授分享了题为《技术,艺术与人——AIGC时代舞蹈的突围》的报告,探讨了舞蹈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路径。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的报告《数智时代的影像创作》提出了影像创作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对未来电影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挑战。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带来了题为《央美&计算艺术》的报告,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科技成果,深入探讨了美术与计算艺术的结合。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则发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语境下的科技艺术》的报告,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在科技艺术领域开辟新天地。主旨报告由李小兵主持,他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大会为理解“艺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提供了扎实的学术支撑,艺术的核心价值正在升级,其自身的创造力与审美力不再局限于文化领域,而是以创新表达激活传统行业,催生出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增长点。
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重塑艺术边界”为主题,成功搭建了一个跨学科、高水平、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大会期间举办了8场专题论坛与3场论文宣讲,与会的专家学者、计算艺术爱好者和国内外学者共5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度对话。在山东省科技馆同期推出的“计算艺术展”共展出了90余件新媒体装置、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等前沿作品,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艺术的无限可能。同时,还在云端推出“电子音乐马拉松”,展示了科技与音乐的创新融合。


闭幕会上,大会执行主席、山东省音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王歌群为《社会决策模拟器》《北极的眼泪》《清风徐来——数字人制作与应用》《神经微光》4部最佳作品获奖者颁奖。大会展览委员会主席魏冰、白小墨为《具身—辨人》等38件入围作品获奖者颁奖。
本次大会是学校坚持“艺术+科技”未来艺术教育发展战略方向,加强跨界合作、深化融合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服务社会创新的重要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认可。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日报、中新网、中国青年报、新浪网、闪电新闻、山东教育电视台、济南时报、新黄河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供稿:音乐学院 文字:李巍巍 摄影:王英睿 审核:王歌群 编辑:王蒙 终审:孔宪坤)